豬場如何進行小豬補漏!
有人把養豬比喻成補洞,豬群生產養殖的時候不斷會出現各種的漏洞,每個洞都會把我們應得的利潤給漏掉,其實養豬就是在不停的防止這些漏洞,減少這些漏洞,填補這些漏洞,但是養豬的時候漏洞太多,我們要怎么才能減少這些漏洞呢?

1、只重視小豬的管理,不重視母豬的管理
在產仔舍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不少職工只重視仔豬的護理,而忽視母豬的護理,這樣是不合理的。因為母豬在產房里的作用更大于仔豬。如果母豬在產后幾天發生乳房炎,或產后無奶,小豬因吃不上奶缺乏母源抗體,或吃了被感染的母豬奶水,都會引發腹瀉。
豬長時間吃不上奶會發生低血糖,既使是仔豬滲出性皮炎的爆發也和母豬飼料營養不平衡有關。舍內溫度過高,母豬采食量減少,產奶量下降,仔豬就不可能生長理想。母豬營養不良更直接影響產奶的多少。所以仔豬不正常時別忘了從母豬身上找原因。

只重視小豬溫度,不重視大豬溫度
溫度對初生仔豬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人們為了提高仔豬周圍的溫度采用了許多辦法,有的是提高仔豬保溫箱溫度,有的則是提高產仔舍的溫度,不少豬舍溫度高達二十七八度,但這樣做并沒有取得很好的飼養效果,因為母豬在較高的溫度下采食量下降,從而影響產奶量,仔豬因奶水不足而生長緩慢,達不到理想的生長效果。
2、只重視白天,不重視晚上
現在不少豬場仍采取固定時間上班制,工作時間主要集中在白天,喂料、護理等工作都在白天完成,但到晚上,就只能靠母豬和小豬自己了。這樣做盡管在管理上比較方便,但實際上相當于一半時間仔豬沒人護理,舍內溫度沒人監控,壓死現象經常出現,仔豬不進保溫箱而引起受冷腹腹瀉的很多,母豬產床上糞便不能及時清理,仔豬腹瀉現象增多等。

所以我們不要忘記晚上照顧產房,一些豬場采用晚上設值班員的做法可以借鑒,盡管增加了一個人力,但只要少壓死或凍死幾頭仔豬也就夠了,另外值班員還可監督夜間溫度或異常情況。
3、只重視防拉稀,不重視生長慢
這是產房使用乳豬料的一個錯誤,認為只要小豬不拉稀就是好料,許多生產廠家也針對這一需求在乳豬料中加大藥物比例,當時不出現腹瀉,但仔豬所需營養滿足不了,出現斷奶后的長時間生長停滯,導致保育、生長段生長受阻,出欄時間延長。

如果我們算一個賬就會明白,每推遲出欄一天,將多用一公斤的維持需要,成本一元五角左右,如推遲十天出欄,將多花費十五元左右的飼料費用,這對一頭肥豬是很大的數目。所以在選擇乳豬料時,不能只看眼前,而要看遠一些,不但要考慮不拉稀,要考慮對豬以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