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妊娠期原來也能形成弱小仔豬!
許多豬場的疫病,比如狂犬病、豬流感、地方性肺炎等綜合性的初始病例,大多出自自家的小豬,一些比較弱小的小豬如果沒有管理好,就會給豬場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說管理好豬場的弱小仔豬的管控才是控制豬場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母豬妊娠期:弱仔形成的原因
1. 配種妊娠期弱仔形成的原因。藥物催情配上種的豬產出弱仔多。藥物導致的超數排卵,提高了卵子受精率。母豬的子宮,特別是頭胎母豬子宮的容積是相對有限的,當胎兒過多時,部分胎兒的發育受到子宮容積與營養供給的制約,出現過多的弱仔。
2 .妊娠前期投料過多。 妊娠前期胚胎發育緩慢。 若投料過多,過剩的營養會在乳腺組織中及其周圍變成脂肪沉積,使乳腺發育受阻,分娩后少乳,有助于弱仔形成。

3. 妊娠后期投料不足。 胎兒初生重的2/3是在妊娠后1/3 階段內發育形成的,因此,第十一周后的投料量要逐步分階段增加到3.5kg,特別是第十三周半至分娩前是胎兒增長較快的階段,也是胎兒體能儲備的關鍵階段, 母豬料每天的消化能決不可低于 14.23 MJ。 此期投料不足、能量不足均會使新生兒體能儲備不足, 弱仔數增加。

4 .母豬群胎齡結構不合理。 隨母豬胎齡的增長,窩產仔數增加,同時弱仔、死胎也會增多;母豬泌乳能力在第六胎以后呈下降趨勢。 因此,母豬群必須保持合理動態的胎齡結構才能體現比較大的整體效益。當第六、第七及第八胎以上母豬比例超過 24%時,第六、第七胎的母豬超過 20%時,弱仔會增多。
5 .母豬妊娠期感染疾病。例如豬瘟病毒、圓環病毒2型、偽狂犬病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常有少數弱仔娩出。

6. 母豬亞健康,母源抗體未達標。母豬母源抗體未達標,所產出的仔豬雖然個體不小,但也是事實上的弱仔。
- 上一條豬場如何進行小豬補漏!
- 下一條斷奶小豬如何從腸道方面防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