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豬日長3斤,你真的能做到!
怎樣養豬才能快速出欄呢?
一、選擇優良的雜交品系
不同品種和品系之間進行雜交,利用雜種優勢,是提高生長育肥豬生產力的有效措施;如杜長大或杜大長的雜交模式,其后代(外三元)抗逆性強、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生產成本低。
二、提高仔豬的出生重和斷奶重
仔豬的初生重和斷奶重與其肥育期間的增重呈正相關,如果仔豬在哺乳階段沒能及時補料斷奶后就不能很好進食,仔豬腹瀉嚴重,生長緩慢,發育停滯;豬場一般應在7日齡開始訓練仔豬吃料,同時盡量避免斷奶應激。
一、選擇優良的雜交品系
不同品種和品系之間進行雜交,利用雜種優勢,是提高生長育肥豬生產力的有效措施;如杜長大或杜大長的雜交模式,其后代(外三元)抗逆性強、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生產成本低。
二、提高仔豬的出生重和斷奶重
仔豬的初生重和斷奶重與其肥育期間的增重呈正相關,如果仔豬在哺乳階段沒能及時補料斷奶后就不能很好進食,仔豬腹瀉嚴重,生長緩慢,發育停滯;豬場一般應在7日齡開始訓練仔豬吃料,同時盡量避免斷奶應激。

三、適宜的飼糧營養水平
飼料的數量和品質以及日糧的合理搭配,對育肥效果影響較大,特別是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水平。從斷奶到體重55公斤,粗蛋白的含量應占日糧的16%-17%,55公斤以后,粗蛋白的含量占日糧的14%-16%;粗纖維的含量應控制在日糧的5%-8%。
四、合理分群及調教
組群應遵循“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適時按豬的大小、強弱分群飼養是節省飼料、加速育肥的必要措施;調教豬群采食、睡覺、排便三角定位,使豬群形成良好的習慣。
五、適宜的環境條件
1、溫度和濕度
生長育肥豬的適宜溫度為16℃-23℃,前期為20℃-23℃,后期為16℃-20℃,濕度65%-75%,在此范圍內,豬的增重最快,飼料轉化率高,氣溫過高過低都嚴重影響豬的增重。
2、光照和通風
夏季要防止暴曬,注意通風;冬季要注意豬舍保溫,同時要注意豬舍光線暗淡,以便讓豬充分休息,利于豬的生長和育肥。
3、圈養密度
研究證明,豬只的圈養密度10KG/0.1㎡為宜,密度過大會影響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每圈應以10-20頭為宜。
飼料的數量和品質以及日糧的合理搭配,對育肥效果影響較大,特別是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水平。從斷奶到體重55公斤,粗蛋白的含量應占日糧的16%-17%,55公斤以后,粗蛋白的含量占日糧的14%-16%;粗纖維的含量應控制在日糧的5%-8%。
四、合理分群及調教
組群應遵循“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適時按豬的大小、強弱分群飼養是節省飼料、加速育肥的必要措施;調教豬群采食、睡覺、排便三角定位,使豬群形成良好的習慣。
五、適宜的環境條件
1、溫度和濕度
生長育肥豬的適宜溫度為16℃-23℃,前期為20℃-23℃,后期為16℃-20℃,濕度65%-75%,在此范圍內,豬的增重最快,飼料轉化率高,氣溫過高過低都嚴重影響豬的增重。
2、光照和通風
夏季要防止暴曬,注意通風;冬季要注意豬舍保溫,同時要注意豬舍光線暗淡,以便讓豬充分休息,利于豬的生長和育肥。
3、圈養密度
研究證明,豬只的圈養密度10KG/0.1㎡為宜,密度過大會影響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每圈應以10-20頭為宜。

六、定期防疫、驅蟲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引起豬只生長緩慢的主要疾病有:溫和性豬瘟,偽狂犬、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及時驅蟲,通常在90、135日齡兩次驅蟲;寄生蟲是導致豬不明原因生長遲緩的主要因素,表現為消瘦和生長遲緩,常見的主要有蛔蟲和疥螨。
七、添加催肥產品
*抗生素添加劑:土霉素、泰樂菌素、桿菌肽鋅等;提高日增重,減少飼料消耗,減少生長豬腹瀉的發生。
*功能性添加劑:具有抗生素的應用效果,又可克服其缺點的添加劑,加強飼料營養,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降低料肉比,改善環境和產品品質。
牧之驕肥得利產品上市以來,一直被受廣大養殖戶的好評。牧之驕肥得利用于肥豬等其他動物育肥階段,它具有管控腸道健康、加快生長速度、提升細胞活性、強化營養吸收的功效,從而降低養殖成本。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引起豬只生長緩慢的主要疾病有:溫和性豬瘟,偽狂犬、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及時驅蟲,通常在90、135日齡兩次驅蟲;寄生蟲是導致豬不明原因生長遲緩的主要因素,表現為消瘦和生長遲緩,常見的主要有蛔蟲和疥螨。
七、添加催肥產品
*抗生素添加劑:土霉素、泰樂菌素、桿菌肽鋅等;提高日增重,減少飼料消耗,減少生長豬腹瀉的發生。
*功能性添加劑:具有抗生素的應用效果,又可克服其缺點的添加劑,加強飼料營養,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降低料肉比,改善環境和產品品質。
牧之驕肥得利產品上市以來,一直被受廣大養殖戶的好評。牧之驕肥得利用于肥豬等其他動物育肥階段,它具有管控腸道健康、加快生長速度、提升細胞活性、強化營養吸收的功效,從而降低養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