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的吸附機理
蒙脫石的吸附機理
蒙脫石對霉菌毒素的吸附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以化學吸附為主,物理吸附為輔的吸附清除過程。
蒙脫石的結構特殊,異價類質同晶置換,造成晶格電荷不平衡,端面產生強弱不同的永久性負電荷。當蒙脫石遇水(動物胃液及腸道中含有大量水的食糜)時,造成端面破鍵,產生更強的電負性,從而使得蒙脫石具有離子交換的性能。而一些霉菌毒素、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空腸彎曲菌等都是表面帶有粒編碼蛋白(CS31A)的帶電致病菌,這些帶電致病菌以水為介質,與蒙脫石進行化學吸附占主導作用的離子交換反應。對致病菌產生的毒素有固定作用,然后隨腸蠕動排出體外,避免腸粘膜損傷,從而起到脫除霉菌毒素及防治其他有害菌產生的毒素而導致的動物腹瀉的作用。
蒙脫石呈微層納米狀(蒙脫石遇水自然崩解成最小粒徑為100納米的顆粒,故也稱蒙脫石為納米材料。)具有較高的表面能,為發生物理吸附創造了基本條件。在動物胃腸道環境中,能將霉菌毒素等吸附到蒙脫石表面,該吸附為物理吸附,物理吸附為可逆吸附過程,進而為下一步進行霉菌毒素的化學吸附提供便利條件。而對非電性物質如維生素的吸附,會在腸道的堿性環境條件下得以釋放,故蒙脫石的吸附不會對營養物質進行吸附,影響動物的生長。
- 上一條蒙脫石治療豬病案例分享
- 下一條飼用蒙脫石的常用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