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些導致的斷奶小豬腹瀉!
冬天氣溫比較低,斷奶后小豬對溫度可以說是非常的敏感,尤其是剛剛斷奶一周的小豬,因為斷奶本身對小豬來說就是一個應激源,如何減少和控制小豬斷奶腹瀉是豬老板比較關心的問題。

仔豬斷奶后腹瀉的原因
1、斷奶仔豬胃腸功能不健全,消化酶不足的應激
仔豬斷奶進入保育期,以吃母乳變成飼料為主,斷奶應激,降低了酶的水平,有關資料表明,斷奶后1周各種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斷奶前水平1/3,使原來不足的酶含量更少,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因而導致仔豬腹瀉。
2、斷奶后仔豬胃內胃酸不足
仔豬斷奶后,胃酸不足使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減少,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率降低,消化不完全的飼料為小腸內致病性大腸桿菌及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乳酸菌的生長受到抑制,形成消化不良而發生仔豬腹瀉。

3、飼料營養成份的影響
斷奶使仔豬由以母乳為主過渡到以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為主的飼料,由于營養成分的不同,不利于吸收,從而對仔豬造成了很大的應激,易造成小腸上皮細胞的遲發型變態反應,引起水瀉。
一些豬場添加適量的纖維類物質,對仔豬胃腸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發育及維持正常的微生物區系具有重要作用,可防止仔豬腹瀉,但過高的纖維會使消化道粘膜機械損傷,導致仔豬腹瀉。

4、外界環境變化、飼喂方式的影響
外界環境、氣溫的驟然升降和仔豬轉群、并欄等可引導斷奶仔豬應激性腹瀉;過度限飼及過度飼喂,易形成饑餓性和過食性腹瀉。
5、細菌、病毒的感染
由于環境、飼料等一系列應激反應,仔豬斷奶后,不健全的免疫系統使仔豬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同時一些豬場濫用抗生素,使胃腸道菌群失調,使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其它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導致仔豬腹瀉的發生。
6、寄生蟲的感染
引起仔豬腹瀉的寄生蟲主要是球蟲,8~15日齡的仔豬感染后出現典型的腹瀉癥狀,稱為“十日齡腹瀉”。